雨山区积极融入长三角科创圈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我区企业在宁马合作中协同发展步伐,优化异地合作渠道,近年来,区科技局积极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促成双方加强沟通和交流,实现两地合作共赢。
强化载体对接,促进企业互动交流。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围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土地供应保障和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增强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承接平台吸引力。二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强化人才资源支撑,不断改善平台承接产业发展环境,积极引入长三角区域科创资源,加强大院大所合作,提高高新技术产企业发展创新后劲,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果在雨山就地转化。建立政府引导的主动式科技服务机制,赴南京、扬州、泰州开展对接交流,学习先进地区创新平台、科技人才培育经验。加强政策落实,出台《雨山区科技专家团管理办法》,与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2名专家、教授就来雨山区开展科技专家团工作达成合作意向。
深化部门交流,拓宽两地合作领域。积极主动与南京经济体量大、产业转移及配套需求强的相关区(高新园区)做好对接,与当地党委、政府及组织、科技、发改、经信等部门加强交流合作,学习发达地区先进做法和先进经验,树立工作标杆,畅通区域间交流机制,实现联动发展,重点在产业上抓融合,做到“服务南京、配套南京、承接南京”,深度融入“长三角科创圈”。针对辖区产业重点和科技人才需求,分批次赴玄武区、江北新区、秦淮区开展科技与人才调研学习,组织企业跨地走访学习,促进两地企业加强互动,积极引入南京优质创新资源为我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思路,共商科技创新两地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两地研发和产业资源互补。定期就前期与南京玄武区等交流达成的企业对接、科技农业、人才互动等议题进行详细规划安排,下一步,将邀请南京玄武区政府、众创载体、企业来我区考察交流,进一步探讨建设南京——雨山创新创业驿站方案,早日打通两地科技人才、项目和企业服务互惠渠道。
完善创新应用服务,加大大院大所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加大与周边地区高校院所科技创新深度合作,创造条件,吸引长三角地区特别是南京高校院所与我区企业开展创新合作,促进应用技术成果在我区落地转化。细化工作举措,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等不定期召开区校合作座谈会,就进一步加强校地融合不定期进行会商。持续深化交流合作,加快制定互利共赢的科技发展规划。依托我区园区建设,优先承接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长三角地区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项目在我区落地,在项目申报、高企培育、人才扶持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通过两地强化对接,东南大学基于碳源梯级利用的分散式污水脱氮除磷一体化工艺装备先进技术已在我区安徽黄河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入应用阶段,其生物除臭设备铭牌已应用到马钢南区雨污分流项目中,该项目的“一种梯级碳利用强化脱氮除磷一体化设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