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鞍山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聚焦高质量发展|安徽马鞍山:文旅融合“钢城”迸发新活力

admin8个月前 (09-26)马鞍山产业信息47

  新华网合肥7月22日电(钟红霞)“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马鞍山,一座“因钢而生、由钢而兴”,曾经在新中国工业建设史上书写出浓墨重彩的城市,近年来锚定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深入挖掘自然生态、地域文化资源,积极打造长江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通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钢城”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聚山纳川” 发挥深厚的文化底蕴优势

  ??凌家滩、太白墓、霸王祠、凹山湖,《千字文》《陋室铭》《卜算子》,剪纸、庐剧、采石跳和合、当涂民歌……悠悠千载,历史的积淀赋予了马鞍山弥足珍贵的生态资源与厚重的文化底蕴,也为这座城市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下深厚的基础。

  ??七月的凌家滩,刚刚建成的研学小镇内,孩子们聚精会神地模仿5000多年前的陶器样品,制作属于自己的陶器摆件。作为长江地区文化源头的重要构成,凌家滩遗址见证了中华文明初露的曙光。

  ??“我们把文化作为旅游的主要资源,做好挖掘、转化、利用的文章。加强凌家滩遗址保护利用,加快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讲好凌家滩文化故事。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马鞍山段建设,持续办好长江文化论坛,打响‘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品牌。”马鞍山市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4年,马鞍山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歌之城”称号。自1989年至今,李白诗歌节已连续举办35届。2023年,马鞍山举办首届长江文化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嘉宾代表齐聚一堂,共谋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发展大计……以诗歌文化和长江文化为引,如今的马鞍山,正通过这些“文化标签”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品牌效应。

  ??“与江共舞” 整合长江沿岸文旅资源

  ??盛夏时节,站在薛家洼观江平台上远眺,悠悠江水尽收眼底,岸边树木葱茏、绿草茵茵,前来游玩的市民游客纷纷驻足拍照。“你看现在环境多好,以往这路可不好走,可以说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退捕渔民陈兰香说道。

  ??马鞍山市拥有79公里长江岸线,然而,过度发展工业曾让这里的沿江岸线被大量非法码头、砂场和工厂占据,生态系统频频亮起“红灯”。

  ??为使长江岸线生态功能得到有效保护,马鞍山市划出了严格生态红线: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公里范围内严禁新建工业项目和工业园区;长江干流岸线公里范围内严控新建重化工、重污染项目,严禁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

  ??同时,按照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水源地保护、防洪治理、景观提升“五合一”思路,马鞍山市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切实让群众感受到长江水质的变化,努力实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愿景。

  ??如今,滨江文化湿地公园、杨树林生态湿地、“长江不夜城”等地标陆续成为热门打***景点。2020年12月29日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成功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长江东岸实现了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生态客厅”的美丽蝶变。

  ??马鞍山市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以文脉、水脉为经络,以采石矶景区为龙头,以凌家滩文化为名片,整合长江沿岸文旅资源,推动景区景点串点成线,才能够把马鞍山打造成为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独具魅力的节点城市。

  ??“和合共生” 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夏日时节,缓缓江风为“钢城”的夜晚送来丝丝凉意。在流光溢彩的灯光映衬下,长江不夜城开始人潮涌动,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这里品特色小吃,看花车巡游,赏立体景观巨作——千里长江画卷……今年7月13日,经过完善提升的长江不夜城对外开放,首个周末就吸引了上万人次的客流量。

  ??马鞍山不夜城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义诚表示,2023年,长江不夜城全年累计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今年1月至6月接待游客约194万人次。“此次提升,不仅更新了街区演艺节目,每天有上百场地域文化特色表演,同时因暑期来临,还新增了***丁车项目和暑期水乐园项目。”张义诚说。

  ??从仅靠美食打天下的单项体验,到购物休闲、特色餐饮、文体娱乐、演绎体验、观光旅游“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如今,“夜经济”已成为马鞍山拉动消费增长的一大引擎。星空夜市手作摊主史皖萍坦言,“入夏后,人流和营业额都翻番了。”

  ??“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马鞍山的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实行全业态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品牌,建设长三角生态文化康养地,争创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打造长江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马鞍山市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马鞍山近年来锚定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积极打造长江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通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钢城”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产业园区】宿州 马鞍山现代产业园

【产业园区】宿州 马鞍山现代产业园

  宿—马现代产业园,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围绕生态型、科技型、外向型产业定位,坚持“三化”统筹协调发展,是全省首家挂牌合作园区,已成为两市合作交流的平台、工业扩张的基地、开放创新的窗口。   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规划面积为50平方公里。2012年元月,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复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宿马...

【优化服务】招标采购中评审专家出现错误该如何处理?

【优化服务】招标采购中评审专家出现错误该如何处理?

  在评标过程中,偶尔会遇到评标专家出现错误的情况,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处理方法。   根据发现错误的时间段不同,处理方式也不一样   评审总结完成后、评审报告签署前,采购商、采购代理机构、评标委员会、谈判小组、咨询组和问询组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审查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对审查意见进行审查。审查的...

【巡礼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蒙牛乳业:助力马鞍山绿色食品产业做大做强

【巡礼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蒙牛乳业:助力马鞍山绿色食品产业做大做强

  中安在线月的马鞍山,生机勃发,万象更新。7月6日,记者随“巡礼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网络正能量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位于马鞍山经开区的蒙牛乳业(马鞍山)有限公司。   据了解,作为蒙牛集团蕞大的驻外生产基地,该公司2004年10月落户马鞍山经开区,总占地600亩,先后分五期建设,已有独立生产厂5个,产线均已达产,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

【行业要闻】突破1万亿!安徽省发布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依托马鞍山、六安等地打造先进轨道交通用钢、高强汽车用钢等优特钢基地!

【行业要闻】突破1万亿!安徽省发布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依托马鞍山、六安等地打造先进轨道交通用钢、高强汽车用钢等优特钢基地!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行业要闻】突破1万亿!安徽省发布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依托马鞍山、六安等地,打造先进轨道交通用钢、高强汽车用钢等优特钢基地!   日前,经省政府同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安徽省“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三亚水产苗种南繁生态产业园试运营完全投产后全产业链产值有望超5亿元

三亚水产苗种南繁生态产业园试运营完全投产后全产业链产值有望超5亿元

  海南日报三亚5月17日电(记者黄媛艳)5月17日,在建成试运营的三亚水产苗种南繁生态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内,44只条纹斑竹鲨正在隔离养殖池内畅游。本月底,它们将从一楼的养殖池搬至二楼的实验养殖池,用于该园的首个海洋药物科学实验。   据悉,产业园致力于打造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水产苗种南繁产业园。园内布局建设了全球引种隔离中心、立体式种...

上海工业园

上海工业园

  企业入驻,享园区税收优惠、产业扶持等招商引资政策   商贸贸易、现代服务、工业制造、电子商务等优质企业,在园区设立贸易公司、结算中心、运营公司、采购中心等职能总部,合规开展业务,享税收优惠政策   、产业扶持、高新奖励等多项优惠政   园区土地平整,享有土地指标,可分割,根据企业需求实际定制规划面积,均为成熟工业用地。园区厂房多...

出行头条蔚来与合肥市共建的电动汽车产业园开工 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237亿

出行头条蔚来与合肥市共建的电动汽车产业园开工 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237亿

  前期投资500亿元,年产能100万辆,蔚来与合肥市共建的电动汽车产业园开工   4月29日,由蔚来汽车和合肥市政府共同打造的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合肥新桥产业园)开工,该园区定位为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蔚来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斌现场介绍,园区前期投资500亿元,规划整车年产能为100万辆,电池年产能100GWh,预计总年产值达5000亿元人民...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宿马园区(东部新城)汴南村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宿马园区(东部新城)汴南村

  汴南村位于朱仙庄镇东北部,北依新汴河,南临后场村,西临塔桥村,东与大店镇接壤。全村由原朱展、唐赵、黄秦等三个村合并而成,总人口5521人,总面积16.4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17亩,村委会驻地为原洪湖村村部。   汴南村为传统农业大村,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大豆、玉米等。依靠紧挨新汴河的优势,养殖业在汴南发展迅猛,山羊、牛、猪等大牲畜和鱼类养殖水平逐年提高,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