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鞍山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盘点2021年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高光时刻”

admin8个月前 (09-26)马鞍山产业信息27

  2021年,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已经形成,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面向科技前沿,上海实现全国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项“大满贯”;“天舟”“神舟”“羲和”“祝融”,蕴含上海智慧……

  面向国家需求,上海建成国内首条8英寸硅光子中试线;在国际上发布首个满足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需求的决策智能开源平台;制造“思源号”全海深无人潜水器……

  面向经济主战场,落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全国占比超1/5、集聚国内1/3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增长17.6%……

  面向人民健康,8款上海创新药获批上市,创历史新高;获批上市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数量居全国第二……

  在2021年9月蕞新公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上海位列全球“蕞佳科技集群”第8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正快步向形成核心功能跃升。

  以下通过五个关键词来盘点上海在科技创新中心征程上笃力前行的 “高光时刻”。

  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从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到新兴技术应用落地,在上海科创中心“十四五”规划中,强化科技创新的策源功能是主线。

  “强化原始创新、提升策源能力则是推动创新从0到1、从无到有的关键。”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曾明确,创新被摆在发展理念的头部位,是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

  在基础研究领域,实施《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率先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赋予自由选题、自行组织、自主使用经费等自主权;设立“探索者计划”,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多渠道基础研究投入机制。

  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上,集成电路取得阶段性成果,突破芯片制造先进工艺、关键材料技术;生物医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1年批准上市的国产创新药中有8个出自上海;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治理取得新进展,聚焦自主智能无人系统,提出新型类脑感知机理与网络等重大前沿理论,突破自主导航和机器人控制、新型传感与多模感知等关键技术,聚焦人工智能治理,提出全球首个黑盒场景下视频识别对抗攻击模型,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加强核心算法、开源平台等技术攻关。

  疫情防控中,上海共有8款检测试剂获批上市,检测试剂累计发货超3亿人份,出口58个国家;在快速检测试剂、车载CT、移动方舱实验室、低温冷链消毒设备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技术突破。

  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用数字孪生城市、大数据等技术,打造“物联、数联、智联”城市数字底座,支撑******一******念馆、北横通道、无人驾驶轨交、洋山港四期无人驾驶集卡等重大工程的智能建造和运维,持续助力全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建设。

  在绿色低碳发展上,于全国率先启动低碳科技攻关布局,形成《上海市科技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编制《上海市碳中和科技白皮书》,发起成立“上海碳中和创新联盟”;打造首个“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加氢站应用”示范工程。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进一步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将更好为科技创新注入不竭动力。

  2021年,上海全面下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审核权,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2万家;全年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额201.26亿元,共有3127家企业获益;15300余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共计327.62亿元。

  在科技金融领域,全年“高企贷”服务方案共帮助37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各类信贷支持近1400亿元,其中95%以上为中小企业;联合商业银行共同开发“科创助力贷”等科技金融产品;科创企业上市培育成效不断提升,进入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企业累计1557家,其中24家企业成功登录科创板。

  在创新创业载体上,截至2021年底,上海共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1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69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4家、全国双创示范基地10个。

  此外,各类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集聚人才2400余名,累计实现服务收入超20亿元,孵化企业257家,成功集聚375家企业落户发展,撬动社会投资和带动产业投资规模超百亿元。

  2021年,上海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能,全市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事业单位输出技术合同16824项,实现交易金额215亿元,同比增长66%;成果转化获得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近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2%。引导大型国企探索开放式创新模式,支持外企民企建立技术创新中心。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上海进一步优化开放合作环境,推进全方位、高水平的全球科技创新合作。

  大科学计划和工程,让上海接轨国际。全面加强国际合作,主动参与和发起国际大洋发现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和人类表型组计划等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启动一批国际科研合作并取得积极进展。

  此外,沪以(以色列)、沪新(新加坡)双边产业创新合作项目持续推进,中以(上海)创新园成为中以两国互利共赢合作的一个标志性项目;新增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4家,布局建设市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6家、技术转移平台3家;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并设立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

  区域协同发展创新,让上海对接国内。制定《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深化G60科创走廊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在青浦区、苏州吴江区、浙江嘉善县、安徽马鞍山市四地加快推进;深化沪新、沪渝、沪滇、沪琼等地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持续推进“新疆藜麦”重点示范项目。

  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上海为创新开启“快速通道”。

  人才是上海的头部资源、蕞核心资源。制定发布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完善扬帆、启明星、浦江、学术/技术带头人等梯度式科技人才计划体系,聚焦三大重点领域,优化调整职称评委会设置;进一步健全职称制度体系,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人才的职称通道。

  上海在全国率先创建外国人工作和居留许可“单一窗口”;推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不见面”审批制度4.0版;在全国率先出台创业类外国人才办理工作许可政策,允许孵化器、各类园区载体内尚在创业期的外国人才及研发团队成员办理工作许可。截至2021年12月,上海已累计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32万余份,其中外国高端人才(A类)约6万份。

  2021年,上海不断推进科技创新领域重大改革和立法,制定并实施《关于加快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 服务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行动计划》,牵头起草《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修订草案并经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完成《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立法调研和草案制定工作。经费“包干制”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市523个自然基金项目和127个软科学研究项目,“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攻关新机制成效初显并探索“里程碑式”资助模式。

  科技与科普是创新的一体两翼。上海加强科普顶层设计,不断提升服务基层科普的精度和准度。加快推进科普事业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

  2021年7月,全球建筑规模蕞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正式开馆。作为上海又一个标志性的科普场馆,上海天文馆历时5年建成,由此,上海科技馆迈入集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三馆合一”的超大型综合性科学技术博物馆集群发展新阶段。

  2021年上海科技节,“科学家走红毯”活动邀请德高望重的院士科学家代表、优秀基层科研单位代表参与。期间,围绕10大版块共举办各类科普活动2300余项,全市86家科普基地举办惠民特色活动,54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举办开放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线万人次。

  科学大师系列纪录电影《星河一叶》也在2021年成功首映,叶叔华院士的动人事迹成功出圈,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此外,《未来说:执牛耳者》《少年爱迪生》等科普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上海移动双千兆成果年度大盘点,5G光网双领先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调研上海科创集团

  泸州出台“科创十条” 涉及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创新成果等五大方面

  天津港保税区税务局多举措助力科创企业发展

  上海首批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合作伙伴名单发布

  中信银行深圳分行“科创易贷”助力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369智慧云科创有限责任公司:智慧+ 构建大数据产业集群

  上海国际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正式启用

  每万户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上海位居全国头部

  中国十七冶集团:承百年初心开奋进先局

  安徽省预计2021年GDP突破4万亿元…

  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优异成绩迎…

  安徽怀宁:巧缝虎头鞋焕新迎虎年

  安徽泗县:让“百姓呼声”成为“幸福掌声”

  安徽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闭幕唐良智当…

  【两会热1℃】四万亿之后,安徽如何迎来…

  “安徽工匠”胡林胜:工匠精神展初心脚…

  这个冬天,它们在大别山过得很惬意!

  郑栅洁当选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绵阳市科创园区及周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局部〈N(12A)-a-01单元〉调整方案公告

《绵阳市科创园区及周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局部〈N(12A)-a-01单元〉调整方案公告

  范围西至九华路、北至九洲大道、南至创业大道、东至二环路,涉及《绵阳市科创园区及周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教育科研用地调整为二类城镇住宅用地兼容商业用地,控制指标结合相关规范相应调整,详见附表。   (一)规划修改申请主体:绵阳科技城新区管理委员会。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要求对...

中国十九冶智慧郫都科创服务园区科教基地建设项目正式开工

中国十九冶智慧郫都科创服务园区科教基地建设项目正式开工

  “智慧郫都”科创服务园区科教基地建设项目现场。   近日,中国十九冶承建的“智慧郫都”科创服务园区科教基地建设项目(一标段)正式开工。   “智慧郫都”科创服务园区科教基地建设项目(一标段)位于成都市郫都区,项目占地面积约30亩,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教学科研楼、会议中心等,可同时容纳400人以上开展教学、1000人以上举行会议...

从有想法到成果转化全链条有指导;从企业开办到做大做强全过程有服务。

从有想法到成果转化全链条有指导;从企业开办到做大做强全过程有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科技网园区风采   从有想法到成果转化,全链条有指导;从企业开办到做大做强,全过程有服务。   中安在线 来源:马鞍山政府网 作者:邱雪 编辑:焦明仁   大学生想创业,却不知道怎么开始,那就到“创业大学”,项目选型、组织架构手把手辅导;有科研成果,创业启动资金太少,怎么变现成经济效益,去众创空间,拎包就能入...

余杭区举办“科技梦‧未来梦”科普赋能活动暨鸿雁园区开园仪式

余杭区举办“科技梦‧未来梦”科普赋能活动暨鸿雁园区开园仪式

  科技创造未来。5月26日下午,在530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余杭区科协、未来科技城人才和金融服务中心、五常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科技梦‧未来梦”科普赋能活动暨鸿雁园区开园仪式。余杭区委常委、副区长顾国煜,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洪相,区政协副主席黄德伟,杭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周力军,杭州市科协二级巡视员鲁玉安出席活动,市科协、杭州师范大学、余杭区有关部门、五常街道等负责...

关于举办2022年马鞍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2022年马鞍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

  为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其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弘扬科学精神,培养青少年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思想品格,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选拔优秀作品参加2022年安徽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九届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发明大赛,经研究,决定举办2022年马鞍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根据《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2021年修订)》,比赛共设两...

创新潮涌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动力源

创新潮涌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动力源

  各地奔涌的创新大潮正在成为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是不断突破壁垒的技术创新,还是加速拓展边界的产业创新,抑或是改变传统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的模式创新,各类创新都在快速融合应用、赋能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这样的创新驱动中,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大规模崛起、未来产业的超前布局也在不断提速。   □记者裴剑容陈尚营马欣然合肥报道  ...

力合周报丨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管理服务中心一行到访力合科创(广州)创新中心

力合周报丨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管理服务中心一行到访力合科创(广州)创新中心

  原标题:力合周报丨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管理服务中心一行到访力合科创(广州)创新中心   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管理服务中心一行到访力合科创(广州)创新中心(力合广州)   5月9日上午,广州市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管理服务中心蔡文炎主任、陈曙东副主任一行到力合科创(广州)创新中心走访调研。广州力合科创中心有限公司产业运营总监蔡蕾娜、深圳力合创新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总...

助力发展纾困解难宝山大学科技园公司开展科创政策宣讲会

助力发展纾困解难宝山大学科技园公司开展科创政策宣讲会

  为进一步帮助项目团队纾困解难,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伙人,打造宝山复旦科创中心一站式科创服务站,多维度服务各类优质项目,近日,上海宝山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在宝山复旦科创中心组织开展科创服务站首场“2023年度科创政策宣讲会”,并邀请区科委、复旦大学产学研合作处相关领导、首批入驻项目团队出席,共话发展,共谋未来。   座谈会上,大学科技园公司代表首先介绍了目前宝山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