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鞍山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班赴马鞍山学习铸造产业先进经验

admin8个月前 (09-26)马鞍山产业信息23

  铸造被称为“工业之母”,是工业生产的基础,也是装备制造业和机械工业的重要支撑。随着安全、环保的标准越来越高,铸造产业传统的高能耗、重污染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铸造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大势所趋、迫在眉睫。

  近日,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班深入马鞍山市,走访了解马鞍山市“铸造产能综合评价”改革的先进经验,更好推动全市铸造产业转型升级。

  参观学习过程中,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班了解到,截至目前,马鞍山全市有107家铸造企业签订产能退出协议,涉及铸造产能132.18万吨,借势招引10亿元以上优质铸造项目13个,总投资额219.6亿元。同时,绿色智能铸造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在全省2021年度产业集群考核中位居第二位。

  科学设置指标。印发《马鞍山市铸造产能综合评价实施办法》,科学设立指标体系。采取百分制,税收、能耗、环保、安全四项评价指标分别占50分、20分、20分、10分,企业实际得分为每项指标得分之和。

  实施综合评价,将综合排名后20%的70户企业列入产能退出类企业。依法依规清退。强化正向激励,实施全程帮扶,帮助有意愿企业加快转产、平稳过渡。对转产退出的铸造企业,按有效熔炼设备公称容量每吨10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县区签订退出协议前十名企业及完成产能退出任务的乡镇载体给予资金支持;强化反向倒逼,对于不配合产能退出的企业,依法依规开展转型退出工作。

  实施专项攻坚。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总负责,县区、园区一把手具体抓的推动机制。将铸造产能综合评价纳入市委日常考核,开展“铸造产能综合评价攻坚月”活动,市领导现场督导,重点企业重点督办,实现铸造企业置换一批、清退一批、统筹一批、提升一批等“四个一批”工作目标。

  优化市级产能分配。出台《马鞍山市铸造产能调剂方案》,对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以上的新建项目,从市级层面统筹铸造产能配置。全面摸排已签约、在建、竣工技改等三类项目铸造产能需求情况,并组织专家核实,按照轻重缓急顺序,从市级层面分配铸造产能,有效破解产能限制,此举为总投资126亿元的泉峰智能制造、总投资12亿元的三基汽车零部件等项目顺利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建立市场化交易机制。建立铸造产能交易机制,对通过本辖区内部无法解决铸造产能限制的县区、园区,准许采取市场化方式购置铸造产能,退出产能收回用于招商引资,为重大项目顺利落地提供保障。如雨山区与博望区通过签订铸造产能市场化交易协议,有效解决雨山区泉峰智能制造产能需求难题。

  统筹优质项目招引。明确以产能招项目、以项目扩产业链,在铸造产能综合评价基础上,加强分析研判,设置招商门槛,优先引入行业龙头企业、成长性专精特新企业,确保置换产能用于优质项目。紧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铸造产业链上下游,引导长三角地区优质铸造企业来马集聚发展,青海盐湖特立镁、合肥长源液压等多家上市公司纷纷落户马鞍山。

  对标提升整改。经信联合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组成专家组,对照国家和省关于安全生产、生态环保方面标准,逐户企业现场核查,“一企一策”制订整改提升举措,确保现有铸造企业全部符合安全、环保方面标准。实施铸造企业安全隐患整治攻坚行动,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到位。

  强化企业培育。实施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引导铸造企业持续加强科研投入、塑造核心竞争力,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截至目前,马鞍山市的三联泵业、海天重工2户企业获得工信部“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认定,16户铸造企业获评省“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技改升级。印发《马鞍山市推动铸造产业“绿色+智能”转型升级八大行动方案》,引导存量铸造企业向绿色、低能耗、智能化、安全等方向转型升级,重点发展近净成形技术、数字化无模铸造技术、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等八大先进技术。鼓励企业借鉴“杭嘉湖”等先发地区铸造企业先进工序,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铸造产品品质。加大技改政策支持,降低补贴门槛,提升奖补上限,提升企业技改积极性。

  引导智能转型。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诊断全覆盖。同时面向全国征集服务商,建立马鞍山市智能制造服务商库,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持。目前,马鞍山市铸造行业共认定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数字化生产线个,打造省重点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家。

  “马鞍山市实施的铸造产能综合评价改革,不仅释放了产能,而且引来了凤凰,推动了产业升级,成效十分明显,这为我市铸造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学习借鉴的典型经验。”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班表示,下一步,我市要跟紧铸造产业发展大势,全面摸清铸造产业发展现状,找准制约和影响铸造业转型发展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产能置换、产能收储,淘汰落后铸造产能,以“腾龙换鸟”的方式,优先发展产业布局合理、要素分配高效、工艺水平先进、更加有利于产业升级改造的项目,促进铸造产业转型改造,全面提升我市铸造产业整体水平。

  来 源 / 池州日报 通讯员:程万

  编辑:李翔 审稿: 周劲风 监制: 徐翔

  基层航道处规范化建设 航道趸01401升级改造完毕并交工验收

  长江日报简介长江网简介网站地图豁免条款联系我们采购信息

  长江互动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鄂ICP证:020001-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马鞍山中山产业园”签约

“马鞍山中山产业园”签约

  5月28日,马鞍山市经开区和中山市经济促进会举行合作共建“马鞍山中山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作为承载中山市及广东企业转移示范基地,这是市经开区创新合作模式的成果,将为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打开绿色通道。   中安在线讯据皖江在线日,马鞍山市经开区和中山市经济促进会举行合作共建“马鞍山中山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作为承载中山市及广东企业转移示范基地,这是市经...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

  共建“现代数字城市” 中国系统一天内连签两大战略合作协议   1月11日,中国电子旗下中国系统先后与长沙经开区管委会、长沙县人民政府,新余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产业园区建设、现代数字城市、网络安全、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中国系统与长沙经开区管委会、长沙县政府在湖南长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重点围绕数字经济产业、产业园区建设、现代数字城...

中国经济新亮点安徽:数字创意产业“新枝”更繁茂

中国经济新亮点安徽:数字创意产业“新枝”更繁茂

  拿出手机,扫一扫面前的瓷器,便能阅读精美图案背后的故事,解码瓷器的烧制工艺以及对应的古窑址窑型、技术特点等。   在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包河创意文化产业园”,本土企业安徽迅达文化投资集团股份公司利用AR技术研发的“瓷说中国”项目,收获了一批又一批体验者的赞叹。   “数字创意产业不仅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还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迅达文化董事长葛茂金说...

产业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昆明2023新签约(今日批复)

产业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昆明2023新签约(今日批复)

  金兰规划设计研究院2023年4月10日新签约产业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金兰规划设计研究院已完成产业园区行业落地项目100多个,对产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报告、规划设计的编制都比较熟悉!   产业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昆明2023新签约(今日/批复),年产350万套猪栏设备项目、年加工精细尾毛500吨项目、年产1000吨天然植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系列绿色...

产业转型升级马鞍山的他们蕞有发言权!

产业转型升级马鞍山的他们蕞有发言权!

  2月8日,全市制造业三年倍增突破年暨“改作风办实事优环境”动员大会召开。大会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全力推动制造业三年倍增的坚定决心,为全市制造业发展释放了一系列政策红利,在全市上下营造出了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的浓厚氛围,更是给广大制造业企业增添了发展的信心。   “新春伊始,全市制造业三年倍增突破年暨‘改作风办实事优环境’动员大会召开,令人振奋。...

全国人大代表袁方: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袁方: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马鞍山市委书记袁方   新华网合肥3月9日电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马鞍山市委书记袁方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推动马鞍山市高质量发展,就要坚持创新发展、一体化发展、绿色发展,努力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华网:马鞍山是一座因钢设市、因钢立市的资源型城市,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共建招商“强磁场”释放产业“引力波”

共建招商“强磁场”释放产业“引力波”

  爱柯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设备调试。   招商引资是稳进提质的“强引擎”,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招得来”是基础,“落得下”是关键,“发展好”才是蕞终目标。   2月16日,走进博望区顺博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一面是热火朝天的3号车间试生产现场,机械臂灵活舞动,一排排先...

刚刚!马鞍山3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签约

刚刚!马鞍山3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签约

  3月1日上午,郑蒲港新区2022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集中签约活动举行,其中,集中开工项目20个,总投资额113.37亿元;集中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112亿元。   此次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绿色食品等领域,总体呈现出体量大、质态优、关联紧、效益高等特点。这些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将对进一步推动郑蒲港新区高质量发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