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鞍山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今年与南京、合肥联手18个大项目未来马鞍山逆天

admin8个月前 (09-26)马鞍山产业信息74

  南京市加快推进宁芜线外迁项目,争取早日获铁总同意;加快编制包括地铁8号线在内的下一轮南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马鞍山市确定轨道交通制式,修编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报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推进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号线规划对接工作,两市共同推进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报批工作

  2017年的目标任务:就是完成马鞍山市轨道交通1号线号线建设规划的编制。

  2017年建设内容:1、协调南京市加快推进苏S340省道建设,2017年同步完成马鞍山境内马濮旅游大道蕞后一层沥青摊铺和收费站建设。2、协调南京市加快苏341省道和收费站建设进度,确保2017年6月建成通车,涉及马鞍山市工作同步完成

  2017年目标任务:105省道(马濮旅游大道项目)与苏340省道、314省道与苏341省道2017年底贯通

  2017年建设内容:共同做好秦淮河苏皖界河段航道整治、宁马高速公路改扩建、宁和高速建设前期工作、皖S367省道与苏G235国道连接、皖S247省道项目与苏S337省道连接、皖S246省道(澄湖路)与江苏宁丹公路连接、马鞍山市沿江大道与苏S338省道连接、苏S356与皖G347链接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

  2017年建设内容:在充分考虑加强与南京的对接基础上,加快博望、乌江的同城化总体规划修编。博望区加快编制和完善物流、商业网点、旅游、路网、水利、新城核心起步区、生态建设等专项规划。乌江镇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2017年建设内容:推进宁马两市产业发展同篇布局,南京市发挥现代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产业优势及科教优势,推进与马鞍山市产业布局对接。重点推进宁丹科创园一期建设,新建标准化厂房3.5万平方米

  2017年建设内容:学习借鉴南京综合保税区先进的管理、服务建设经验,加强两市综合保税区在功能政策、区域交通、货物集散、产业支撑、配套环境等方面的合作交流,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新业态贸易平台。加快推进郑蒲港新区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通过国家验收

  2017年目标任务: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建设,通过国家验收;两市综合保税区合作交流有实质性进展

  2017年建设内容: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推进马鞍山南大高新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平台建设,建成南京工程学院马鞍山数控装备研究院

  2017年建设内容:鼓励医生在宁马两市多点执业。促进医疗服务信息共享,推进医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落实危重病人转诊合作机制,建立并逐步完善危重病人转诊绿色通道。推进医疗服务便利化,支持和县江苏省中医院明发江湾新城分院,建筑面积约9.4万平方米,新建5+10层门急诊及医技综合楼一栋、4+11层综合服务楼一栋,新增床位540床。力争2019年投入运营

  2017年建设内容: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继续加强与南京市中小学校长、教师挂职交流工作,不断探索中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模式,积极推进南京市名校在马设立分校或者联合办学,柔性引进南京市教育人才。支持和县南京艺术学院江湾分校建设,力争2017年底前建设

  2017年建设内容:与南京市民卡实现互联互通。马鞍山市民卡将逐步实现公交、出租车、公共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刷卡乘车、租赁;公共停车场、加油加气站、充电站等领域的便利支付;实现一卡缴纳水、电、气、通讯、数字电视等公用事业费用

  2017年建设内容:按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实施方案》要求,与合肥、芜湖共同做好合肥都市圈扩容后总体规划和产业、基础设施、农业、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五个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

  2017年建设内容:线公里。自在建的商合杭铁路巢湖东站引出,经过含山县、和县、跨过长江进入马鞍山市区。全线共设巢湖东站、含山站、马鞍山西站、马鞍山南站以及马鞍山东站5座车站

  2017年目标任务:2017年完成合巢马城际铁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2018年开工建设

  2017年建设内容:路线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24.5米,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

  2017年目标任务:G329郑巢路对接巢湖X016。计划2018年开工建设

  2017年建设内容:新建线公里)。自淮南铁路铜城闸站引出,向东经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马鞍山市功桥镇、白桥镇、姥桥镇、历阳镇,终至郑蒲港港区

  2017年建设内容:全长36公里,主要建设内容为加高加固提防、修建护岸、河道疏浚、维护加固穿提建筑物工程等

  2017年建设内容:芜湖市横岗镇至当涂县黄池镇,全长7700米、高架双向6车道。芜湖市为建设主体,负责项目建设和投资

  2017年目标任务:配合芜湖市2017年完成前期工作,争取2018年全面开工

  2017年建设内容:芜湖市横岗镇至当涂县黄池镇,全长7700米、高架双向6车道。芜湖市为建设主体,负责项目建设和投资

  2017年目标任务:配合芜湖市2017年完成前期工作,争取2018年全面开工

  2017年建设内容:推进含山工业园、含山经开区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巢湖经开区合作建设,按比例共享税收成果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年10月下旬在科创园区九洲大道选房拒一望到底多个房间、多些神秘

2022年10月下旬在科创园区九洲大道选房拒一望到底多个房间、多些神秘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买房加群,省钱不踩坑,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住够了开放式的一居室,想要更多的空间来独处、探索自己的内心需求;想要更明确的功能区分、将睡觉与娱乐相隔;想要更个性的家装选择、走进不同的房间迎接自己的就是另一种心情……何不买个二居室呢?本期推荐科创园区九洲大道优质二居,让你的生活更有滋有味。...

313平米中式风格好不好?装修价格只花了120万!-中海城南官邸装修

313平米中式风格好不好?装修价格只花了120万!-中海城南官邸装修

  0$313平米中式风格好不好?装修价格只花了120万!-中海城南官邸装修-房天下$来自中海城南官邸小区的装修案例,房子面积是313平米,五居室。装修风格为中式风格,装修方式采用的方式,预算是120万!装修效果也是非常亮眼。zhishi/jiaju/qg_821313.html?from=ask$   313平米中式风格好不好?装修价格只花了120万!-中海城南官邸...

“2022科创先锋”榜单出炉

“2022科创先锋”榜单出炉

  10月27日,2022科创领袖论坛在上海举行,同时发布了“2022科创先锋”榜单。   商汤科技、旷视科技、先声药业、蜂巢能源、腾讯、闪马智能获得“2022科创先锋企业年度科创企业”奖;临港集团、中德合作创新园、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2022科创先锋企业年度科创园区”;...

【有理有方】敢问打造重要增长极的路在何方?

【有理有方】敢问打造重要增长极的路在何方?

  产业一体化是区域融合发展的核心。以武黄产业共同体建设为突破口,深度嵌入武汉产业链供应链,更好实现武黄联动耦合高质量发展,对于黄石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扛牢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历史使命意义重大。   当前,要抢抓光谷科创大走廊和武汉新城建设重大机遇,借势借力把黄石的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不断壮大经济规模,提升发展质量,增强硬核支撑,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视频】现场直击!马鞍山经开区科技创新产业园蕞新进展!

【视频】现场直击!马鞍山经开区科技创新产业园蕞新进展!

  原标题:【视频】现场直击!马鞍山经开区科技创新产业园蕞新进展!   在湖东南路与黄山路交叉口东北角的   马鞍山经开区科技创新产业园施工现场,   运输车辆通过冲洗区才能离开施工现场,   2月24日复工以来,工程进展顺利,   预计3月15日将迎来大量施工人员进场。   以...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河套”连深港加速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科技园区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河套”连深港加速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科技园区

  塔吊林立,机械轰鸣。深圳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科创园区里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得如火如荼,奏响活力绽放的序曲。2月22日,“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深圳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科创园区,感受深港协同发展。   图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科创园区。(张荣耀 摄)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

一企一栋别具一格!宝山这个园区呈现不一样的“新视觉”

一企一栋别具一格!宝山这个园区呈现不一样的“新视觉”

  “1876新视觉-环上大科创产业园”项目位于宝山区沪太路4290号,聚焦环上大科技圈规划,由1876园区品牌化运营,精耕细作打造连锁品牌园。项目由15栋独立建筑构成,总体设计规划由红点国际设计获奖者朱建华操刀主创,自成一派风格,其总投资金额估算约为2亿元。   园区毗邻沪太路,与核心主干道外环高架咫尺为邻,距离地铁7号线公里,与周边宝山科技园、城市绿洲、国际研发总...

上海人大

上海人大

  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它指向的是“从0到10”创新全过程的爬坡过坎。如果说,基础研究完成的是“从0到1”的源头突破,那么科技成果转化就要完成“从1到10”的创新驱动。这个过程,涉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协同创新等各个关键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