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鞍山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筑梦现代化共绘新图景——安徽担当】宿马现代产业园区:高质量打造南北合作共建园区

admin7个月前 (09-26)马鞍山产业信息52

  从一片穷乡僻壤变成一座15平方公里宜居宜业活力新城;从仅有几家乡镇小作坊到落户6800多家市场主体的产业集群;从个体项目“单打独斗”到主导产业“多链协同”。12年来,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坚持“产城融合、产城双兴”发展理念,聚力主攻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和人气集聚,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发展成效,走出了一条南北合作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区域互补“穷乡僻壤”变“活力新城”

  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位于宿州市东部,是在省委、省政府振兴皖北的战略部署下,依托京沪高铁宿州东站规划建设的现代产业园区。2012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由马鞍山、宿州市两市合作共建。

  园区充分借鉴两市成熟经验,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管理体制等方面,因势利导、蕞大捷径加快园区建设,推进园区运转运行高质高效。

  园区充分运用系统思维,加快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先后建成33所学校(包含全省首所航空类高职院校),建成及在建安置房、公租房约17000套,建成市民公园、新汴河景观带、街头游园、公共足球场、篮球场、银行、商业等服务设施。宿马文体中心也正加快施工进度。

  园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逐步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园区以“勇当共建园区先锋、打造融合发展典范”为目标,科学制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及13项专项规划,“多规合一”规范园区各项建设和发展。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全面推进路网、供排水、供热、燃气、污水处理、消防、标准化厂房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着力建设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区。

  目前,园区已实现1个小时可达合肥、南京、徐州,2个小时可达上海、杭州、济南、郑州,高铁、高速、铁路等交通体系逐步完善。

  强链补链变“单打独斗”为“产业集聚”

  园区充分发挥宿州“果海粮仓”和马鞍山“钢铁之都”等资源优势,将园区其中两大主导产业定位为绿色食品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另一方面,坚持“龙头带项目、项目成链条、链条成集群”,在引进龙头企业基础上,结合园区发展实际,加快构建绿色造纸、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同时积极抢抓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三大新兴产业风口,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园区抢抓机遇建特色产业平台,打造项目集聚新高地。先后建成绿色食品产业园、机械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园、绿地科技产业园等约1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让企业“轻装上阵“就是”“拎包入住”,便于形成集群和规模效应。同时,建立项目包保服务制度,出台扶持企业发展系列政策,在要素保障、项目推进、转型升级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等高对接准备。

  园区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园区“一号工程”,印发《宿马园区招商引资实施意见》,创新“一个目标牵引、一支队伍落实、一站式服务、一套机制奖惩”的招商引资机制,瞄准龙头大项目、高新技术、外资外贸等重点产业选商选资。按照“龙头带产业、产业延链条、链条成集群、集群建园区”思路,引进上下游企业,建链补链强链,实现产业发展由“小而散”向“大而强”的转变。

  园区重大项目牵引带动作用和产业集聚正逐步显现。

  转型升级变“旧包袱”为“新资本”

  园区在宿州率先启动并制定印发《宿马园区关于开展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从用地(租赁)面积、亩均税收、亩均营业收入、综合税收、综合营业收入等5个主要评价指标和企业综合素质附加指标,对园区所有工业企业年度亩均效益进行全面摸底、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企业分为A(优先发展类)、B(提升发展类)、C(帮扶转型类)、D(倒逼整治类)四个等次。

  对D类企业,尤其是僵尸企业和低效企业,园区成立宿马开发建设公司(园区直属国有独资公司)作为实施主体,牵头办理“亩均英雄贷”融资与清理园区不良资产工作。

  截至目前,园区共落实亩均英雄贷17.1亿元;腾退标准化厂房约22万平方米,并引进新材料、智能、医疗等企业入驻厂房;清理低效用地约981亩,引进生物、食品等项目落地。

  对A类企业,由宿马集团出资成立风险补偿资金池,担保公司、银行、宿马集团成立“园区贷”,蕞快7个工作日即可实现放款,助企提质增效。

  同时,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抓手,倒逼工业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加速转型。

  省级自然公园禁止房地产开发 安徽拟...

  大众汽车集团将在合肥建设全球战略 ...

  “跟着赛事去旅行”第四届长三角体 ...

  “疯狂小杨哥”们被点名,冤枉吗?

  商议院 为合燃华润连夜整改点个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安徽担当】宿马现代产业园区:高质量打造南北合作共建园区

  2024-04-11 15:41:10

  从一片穷乡僻壤变成一座15平方公里宜居宜业活力新城;从仅有几家乡镇小作坊到落户6800多家市场主体的产业集群;从个体项目“单打独斗”到主导产业“多链协同”。12年来,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坚持“产城融合、产城双兴”发展理念,聚力主攻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和人气集聚,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发展成效,走出了一条南北合作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区域互补“穷乡僻壤”变“活力新城”

  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位于宿州市东部,是在省委、省政府振兴皖北的战略部署下,依托京沪高铁宿州东站规划建设的现代产业园区。2012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由马鞍山、宿州市两市合作共建。

  园区充分借鉴两市成熟经验,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管理体制等方面,因势利导、蕞大捷径加快园区建设,推进园区运转运行高质高效。

  园区充分运用系统思维,加快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先后建成33所学校(包含全省首所航空类高职院校),建成及在建安置房、公租房约17000套,建成市民公园、新汴河景观带、街头游园、公共足球场、篮球场、银行、商业等服务设施。宿马文体中心也正加快施工进度。

  园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逐步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园区以“勇当共建园区先锋、打造融合发展典范”为目标,科学制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及13项专项规划,“多规合一”规范园区各项建设和发展。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全面推进路网、供排水、供热、燃气、污水处理、消防、标准化厂房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着力建设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区。

  目前,园区已实现1个小时可达合肥、南京、徐州,2个小时可达上海、杭州、济南、郑州,高铁、高速、铁路等交通体系逐步完善。

  强链补链变“单打独斗”为“产业集聚”

  园区充分发挥宿州“果海粮仓”和马鞍山“钢铁之都”等资源优势,将园区其中两大主导产业定位为绿色食品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另一方面,坚持“龙头带项目、项目成链条、链条成集群”,在引进龙头企业基础上,结合园区发展实际,加快构建绿色造纸、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同时积极抢抓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三大新兴产业风口,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园区抢抓机遇建特色产业平台,打造项目集聚新高地。先后建成绿色食品产业园、机械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园、绿地科技产业园等约1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让企业“轻装上阵“就是”“拎包入住”,便于形成集群和规模效应。同时,建立项目包保服务制度,出台扶持企业发展系列政策,在要素保障、项目推进、转型升级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等高对接准备。

  园区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园区“一号工程”,印发《宿马园区招商引资实施意见》,创新“一个目标牵引、一支队伍落实、一站式服务、一套机制奖惩”的招商引资机制,瞄准龙头大项目、高新技术、外资外贸等重点产业选商选资。按照“龙头带产业、产业延链条、链条成集群、集群建园区”思路,引进上下游企业,建链补链强链,实现产业发展由“小而散”向“大而强”的转变。

  园区重大项目牵引带动作用和产业集聚正逐步显现。

  转型升级变“旧包袱”为“新资本”

  园区在宿州率先启动并制定印发《宿马园区关于开展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从用地(租赁)面积、亩均税收、亩均营业收入、综合税收、综合营业收入等5个主要评价指标和企业综合素质附加指标,对园区所有工业企业年度亩均效益进行全面摸底、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企业分为A(优先发展类)、B(提升发展类)、C(帮扶转型类)、D(倒逼整治类)四个等次。

  对D类企业,尤其是僵尸企业和低效企业,园区成立宿马开发建设公司(园区直属国有独资公司)作为实施主体,牵头办理“亩均英雄贷”融资与清理园区不良资产工作。

  截至目前,园区共落实亩均英雄贷17.1亿元;腾退标准化厂房约22万平方米,并引进新材料、智能、医疗等企业入驻厂房;清理低效用地约981亩,引进生物、食品等项目落地。

  对A类企业,由宿马集团出资成立风险补偿资金池,担保公司、银行、宿马集团成立“园区贷”,蕞快7个工作日即可实现放款,助企提质增效。

  同时,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抓手,倒逼工业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加速转型。

  从一片穷乡僻壤变成一座15平方公里宜居宜业活力新城;从仅有几家乡镇小作坊到落户6800多家市场主体的产业集群;从个体项目“单打独斗”到主导产业“多链协同”。12年来,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坚持“产城融合、产城双兴”发展理念,聚力主攻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和人气集聚,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发展成效,走出了一条南北合作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媒体解读】宿马现代产业园:十年砥砺新城傲立(安徽日报)

【媒体解读】宿马现代产业园:十年砥砺新城傲立(安徽日报)

  十载光阴,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里不过短暂一瞬;十年奋斗,已然劲笔写就一首沧桑巨变的发展史诗。   从仅有几家乡镇小作坊到落户近5000家市场主体100余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三大主导产业崛起成峰;从几乎零基础到财政收入实现16倍增长、经营收入实现39倍增长,发展能级、经济量级大幅提升;从蒿草丛生的岗冲之地到15平方公里宜居宜业的活力新城,产城融合应势而进、成其泱泱…...

中国十七冶集团:强基筑垒马鞍山区域全力打造核心主力盘

中国十七冶集团:强基筑垒马鞍山区域全力打造核心主力盘

  诞生成长在马鞍山的中国十七冶集团,近年来在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牢牢把握安徽及马鞍山市场发展机遇,打造了六个“百亿基本盘”中蕞大蕞核心的区域市场,连续多年总产值高质量稳定上升趋势。十七冶以“独踞一方”的优势,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强基筑垒马鞍山区域市场。   2021年,马鞍山区域市场规模超越130亿元,是稳定营业收入、保持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基本盘...

亿翰产城园区周刊(1110-1116)|中南高科泰州再获双园中电光谷(句容)数字经济产业园成功签约

亿翰产城园区周刊(1110-1116)|中南高科泰州再获双园中电光谷(句容)数字经济产业园成功签约

  1.10月份CPI同比上涨2.1% 物价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2.前三季度规上轻工企业实现利润超万亿元   3.工信部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及《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 (2022年版)》   4.科技部印发《“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 到2025年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取得重要进展...

企业宣传画册设计

企业宣传画册设计

  蓝绿几何企业宣传册企业宣传画册企业文化宣传画册企业公司画册整套   蓝色简约几何企业推广企业宣传画册企业公司画册整套   蓝色几何企业宣传画册企业宣传册模板设计企业公司画册整套   蓝白色背景简约企业宣传画册诚实守信画册封面   蓝色几何图形简约大气公司文化企业宣传画册企业公司画册整套   蓝...

众一2011科技创意园

众一2011科技创意园

  投资沃土、创业福地。热诚欢迎广大企业客商前来投资发展!   众一2011科技创意园项目是由马鞍山佳达科技有限公司和马鞍山众一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项目位于市经济开发区湖东南路和梅山路交叉口,占地约40亩,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投资总额约2亿元人民币。项目规划建成后,是集办公、休闲、创意车间为一体的科技创意园综合体。科技创意园将通过成立创业基金、引入风投、积极...

众一创意街区

众一创意街区

  我是园区负责人,我要更新园区资料及联系方式。更新园区   众一创意街区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马鞍山市雨山区雨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湖东南路555号,面积约24.40亩。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

全力以赴破“七未”为高质量发展蓄动能

全力以赴破“七未”为高质量发展蓄动能

  12月25日,记者走进深马慈湖高新科技产业园项目一期施工现场,只见耸立的塔吊之间,一栋栋厂房已初见规模,现场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   “项目一期于今年8月15日正式动工建设,目前头部施工区的1、3、4、10号厂房已封顶,其余6栋厂房正在加快建设;第二施工区部分楼栋基础已开挖。预计春节前头部施工区全部封顶,明年4月头部施工区整体竣工,明年10月第二施工区整体竣工。”...

出租)顺丰丰泰产业园11万方丙二类高标仓火热招商中

出租)顺丰丰泰产业园11万方丙二类高标仓火热招商中

  业综合服务基地。项目占地总面积 416 亩,总投入超过 15 亿人民币,建成集现代仓储、   商务办公、智能仓储、自动分拣、金融服务、企业孵化、生活配套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将进一步提升智慧物流能级、完善服务功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仓储、物流、商流、   信息流、资金流综合配套服务,协助企业供应链优化升级,赋能企业发展。其中...